云門寺
云門寺位于廣東韶關乳源縣城北,離韶關市區50公里。云門寺建于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是禪宗五大支派之一----慧能的七傳弟子文偃禪師所創云門宗的發祥地。至清末,寺廟已近荒蕪。1943年冬,剛完成南華寺重修工作的著名高僧虛云和尚又到云門寺主持了寺院的重建工作。歷時九年,建成殿堂180楹,新塑圣像80多尊,重振了云門宗風。1983年,云門寺與南華寺同時被定為全國重點寺院。云門寺內建有虛云紀念堂和舍利塔。后山是著名的桂花潭風景區,幾十米的山崖上飛瀑直瀉深潭,潭的四周山坡上長滿桂花樹,八、九月間,滿山滿谷桂花飄香,令人陶醉。云門大覺寺新修的山石碑坊高達12米。山門內壁存有著名的南漢大寶元年(958)《大漢韶州云門光泰禪院故匡真大師實性碑》等重要石碑,為佛教珍貴文物。距寺半華里,有海會塔,周圍有殿堂房舍數十間,可容百人居住,現為女眾修學的場所。后山又新修了虛云和尚紀念堂及舍利塔,林泉幽勝,可供僧人閉關閱經之用。寺前有觀音山、桂花潭風景區,有桂花潮、出米石、九仙巖、慈悲峰、鐵鼓山等山水名勝,流泉飛瀑,山巖嵯峨,桂花香溢,風光綺麗。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