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帝廟
開平關帝廟不僅建筑規模小是少有的,而且建筑在東城門甕城之內,在全國古建筑中也許是鮮見的。關帝廟是為了供奉三國時期蜀國大將關羽而興建的,遠在隋唐時期已開始修建。在中國歷史長河里,類似關羽這樣的人物成千上萬,然而關羽能被歷代帝王屢加追封,受世人無限崇敬,致使“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褒封不盡,廟宇遍及九州,卻是獨一無二的。元末到明清,社會各界對關公美化、圣化和神化的浪潮不斷高漲。千百年來,朝廷黎庶敬慕關羽處世為人,視其為忠義楷模、仁勇化身。這種“忠、義、仁、勇”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人類文明的典范,社會的楷模。明人呂子固在《謁解廟》詩中,曾無限慷慨地吟詠道:“正氣充盈窮宇宙,英靈煊赫幾春秋。巍然廟貌環天下,不獨鄉關祀典修?!闭鎸嵉胤从沉四莻€時代人們對關公的崇拜和敬仰,以及關帝廟遍布天下的盛況。據史料記載,從漢朝開始在城門外口加筑與大城等高的小城,名為甕城。甕城又稱月城、曲城,是古代城池中依附于城門,與城墻連為一體的附屬建筑,多呈半圓形。當敵人攻入甕城時,如將主城門和甕城門關閉,守軍即可對敵形成“翁中捉鱉”之勢,從而增強了防御力量。
了解更多>>